本想像把标题写成培养自己的商业模式敏感度,用个更通俗的词“眼光”吧,很多网友都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老实说,有些事情可以帮忙,有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能尽绵薄之力我定会出力,大家创业都不容易,今天这个话题其实也是我自己思想的一次总结,关于木炭商业模式的,可能之前还没人写过吧。
所谓商业眼光,就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,早了市场不成熟,晚了,什么都没了,所以大家又叫它机会,中国人都有宿命情节,就是无论好事坏事,都是命中注定,所谓“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靠改名字”,把所有人生的财富和幸福都寄托于命理或运气,这和中华文化甚至先秦文化很有关系,如果你读过老子庄子易经等,里面不乏这方面的东西。
我也是中国人,自然也受这些思想的影响,有坏事在自己身上发生就说是命里的劫数,如果有好事呢又说是因果循环,归咎于之前的求神拜佛或者做的善事,总之中国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,都更相信外部环境或条件对自己的影响,而不是自身对事情的影响,这一点在生意人身上尤其明显。
如果你赚的钱来路不明,然后拿去庙里烧香拜佛,贿赂佛祖,你说佛祖是该保佑你还是惩罚你呢,这是个悖论,我接触西方人比较多,他们有信仰,也有他们的宿命学说,但是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,要比中国人积极的多,最起码,人家知道自己这辈子要怎么活,有目标,有生命的终极意义。
而大多数中国人对于人生的意义就一个字“钱”,很多很多钱,你问他多少算多,总之是越多越好,所以**主义不是中国人的信仰,钱才是,但是对于钱的来龙去脉很多人也没搞清楚,于是为了钱可以出卖一切,包括灵魂。可是你如果没搞清楚钱的来龙去脉,恐怕这钱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。我们改天再说信仰,今天只谈钱。
想赚到钱,就要有个载体,无论你是开饭馆还是烧木炭,都是这个载体,小姐卖也有载体,载体就是她自己,所以无论任何生意,载体就是一个转换器,钱就是通过这个转换器从别人手里转换到你手里,钱既不会从天而降,也不会凭空消失,你可以称这个载体为产品或服务,这是你进行交换的要素,也是你赚钱的手段,所谓“眼光”,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找到这个载体,只要你善于观察,总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来做。
我是个喜欢捡垃圾的人,什么是垃圾,就是别人认为没价值的东西,你如何能从垃圾里找到价值,这就是眼光问题,记得笔者当时赚的第一桶金就是收当地别人不要的木材边皮做木炭,这些东西他们是要一把火烧掉的,但是你稍微转变下思路,就能把它变成产品,记得当时木材老板说你烧出来卖给谁去,所以他没做,而我做了,有了产品自然就能找到客户,这个事就圆满了,于是你就赚到钱了,当然现在可没这好事了,可能这个老板自己就把这些边皮烧成炭自己卖了,所以这种提前量就是眼光,你明白了吗?
不少网友对我说现在创业好难,什么都有人做,竞争太激烈了,我要说的是,现在生意更好做了,到处都是机会,只要你有眼光有胆量,就能赚到钱,所以你看到好的商业模式没去做,人家做了成了,你后悔,不要后悔,那不是你的,因为你没行动。
这几天不少做成型炭的朋友给我留言,一天一百多条,我实在没法一一回复,他们有眼光吗?有眼光,他们看到的就是别人不要的垃圾,像什么木炭渣这类的东西,每吨价格三四百百块钱,没人要,他们收集这些东西粉碎做成碳粉,然后用机器成型做成机制木炭,这个想法很好,因为我也做过,我说过,我是个爱捡垃圾的人,我们可以算下,收购木炭渣三百元,筛选加粉碎加成型包装,售价大约2500元,抛去成本一千元,利润大约每吨1000-1200元,如果你每月生产十吨就赚一万元,你说这是不是个好生意,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“载体”,通过产品,别人的钱就转移交换到你手里,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,就这么简单。
所谓眼光就是找垃圾,去寻找那些别人看不到的价值,被掩盖的价值,巴菲特总是从垃圾股中寻找“烟蒂”就是这个道理,他的意思是每个烟蒂都是垃圾,但是至少,还能再吸一口,这一口就是价值,巴菲特就通过这一个个烟蒂,成为世界第二富,所谓财富不是摆在那让你一眼就能看到,要是那样也轮不到你发财了,早就有人拿走了,眼光就是剥去事物的没价值的外皮,找到它有价值的内里。
木炭行业潜在机会太多了,那些聪明的网友,早在我的字里行间看见端倪,有些已经赚的盆满钵满,有位大哥竟然在我举的一个例子里看到一个机会,找到了那家国外的公司,后来他给我打电话说这事,我只能说:“老哥,你真牛X”。
来源:本站原创,作者:木炭达人,微信:imutan 公众号:wmutan